第二附属中学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党建 | 德育园地 | 教学教研 | 师生发展 | 家校互联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通知公告 
 网站地图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新闻>>正文
践行“三立”,立己树人
2019-08-31 15:15 董龙云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我校创办于1960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多年来,我校以中南大学为依托,以与长郡合作办学为契机,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先;素质为本,国学为先;身心为本,学业为先”的办学理念。确立“国际视野、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办学目标。打造“国学教育”、“博才教育”、“仁爱教育”的文化特色。大力推行“双主五环”课堂教学改革,创建了“自主、思考、追问”的课堂文化,形成了“导入、自学、探讨、拓展、练习”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我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办学业绩,得到了中南大学党委行政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

如何在名校如林的长郡教育集团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我校紧扣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打造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下面,我结合中南大学二附中近年来一些做法,谈点个人浅见,供长郡教育集团各位同仁参考。

一、学为人师,贵在立品。

  “做事以潜心为要,立人以立品为先”。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必须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一)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之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持之以恒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春蚕到死丝方尽衣带渐宽终不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充分体现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出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高贵品质。

我校每年都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论坛”,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用我校师德的典范告诫全体教师:“选择当教师,也就是选择了责任和使命,选择了廉洁与坚守。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首先靠的是理想信念,不言放弃,终身坚持”。

笔者认为,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作为教育工作的指引。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新时代,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联系自己学校的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断提高能力水平、着力教书育人的自觉行动,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生动实践,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才能切实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真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践行工匠精神,练就过硬本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说过这么一段经典的话:作为教师,“先匠气十足,再神气十足;先低头奋斗,再抬头望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和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师需要践行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我认为,教师的“工匠精神”内涵包括“匠心”和“匠技”两个方面一是要常怀一颗“匠心”。大国工匠胡双钱“你要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专心爱上自己的工作,任何一个努力过的人,都可以成为大国工匠”。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能吃苦耐劳,干一行爱一行,用所学的知识、经验及阅历来影响学生。我们教师要有爱心,以学生为主体,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博大之爱包容感化学生。我们教师要有责任心,恪尽职守做好该做的事,细致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匠心”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信念,是人与事业的结合。二是打磨一门“匠技”。首先得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懂得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做到“授人以渔”。其次是以工匠的敬业和专注,找准自己的定位,“咬定青山不放松”,心无旁骛,深入研究。再次是教育教学中,认真“写好每一篇教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断积累、完善、提升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精通教学业务的行家里手。

2017年以来,我校着力推行“双主五环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岗位练兵”,打造“名师”。我校通过“教研组初赛,年级组复赛、全校决赛”三轮课堂教学大赛。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登场的教研教改氛围。2019年4月份,我校还开展了“减负提质”论坛和“减负提质教学开放日”活动,得到了长沙市教科院、天心区教育局、长郡教学集团的大力指导和充分肯定。

二、行为世范,贵在立心。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断锻炼成长起来的。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

(一)信仰,矢志为国育材。

我们党从几十人的小党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归根结底,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大家可以去看《苦难辉煌》这本书,它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让人很受启发、很有触动。其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在天心圩,当时起义失败,部队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只剩800人,面临着土崩瓦解、一哄而散的危急形势。就在这存亡的关键时刻,朱德总司令站了出来,用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给部队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了群众的革命信念,树立起了坚定的信仰和信念,成功保存住了革命火种。这800人也成为了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基础、战斗力的核心。

在新时代,我们教师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叮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

好老师要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志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好教师就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学识、阅历、信念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对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有归属感乃至有信仰的年轻一代。好教师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莘莘学子把好人生的“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党和国家事业造就大批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合格人才,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二)为人师表,锻造高尚师德

2018教育部印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明确规范。教育部表示,各地各校要以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落实为重点,统一思想认识,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并转化为真招、实招、硬招,不折不扣推动落实。坚决避免对师德问题态度含糊、轻描淡写、敷衍了事。

师德师风,为师之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有着重视教师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并将“师德”作为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如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任何偏颇,都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世界上没有任何职业像教师这样要求严格,也没有人能像教师一样对学生整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日为师,一世楷模。以身作则,立德垂范,为人师表,是“人师”的固有之义,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三)坚持不懈喷涌源头活水。

有位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教师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打开学生的求知视野;如果教师知识不扎实、教学不过硬,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

人们对教师的普遍印象,大多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绝非是“呻其占毕,多其讯言”那么简单,也不能是“记问之学”那么容易,而是要因时而异,因材施教,中外相比,古今相较,融会贯通,常讲常新。因此,教师更应时刻保持“学如不及,尤恐失之”的危机感,要有精深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

好老师应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学识魅力不仅仅在于教师要拥有广博和专深的理论知识,更在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于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切反思,在于教师能够运用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在行动中做教育,在行动中做研究。

好老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汲取并灵活运用新知识。好老师不能满足于装满自己的“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时时有“活水”,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回应新的挑战,追求卓越。

(四)春风化雨,常怀仁爱之心

《爱的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教师的爱应当如山涧的溪流一样源源不绝,将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应该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河南省南阳市“最美乡村教师”张玉滚,21岁师范专业毕业的他,17年坚守在大山深处,虽然面对的是黑虎庙小学“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拿的是微薄的收入,但他仍旧选择“做一轮明月,守望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最让张玉滚牵挂的,永远只有他的那群孩子。黑虎庙小学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张玉滚对这些情况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要格外操心;孩子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挑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将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又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现在已经有了16个。

我们就是需要千千万万像张玉滚这样一心为教,终身为生优秀教师,就是需要大力弘扬张玉滚这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典范。

三、功为民利,贵在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我很累,但我很愉快。”习近平作为一代伟人,心中无我,心中忘我。我们借用总书记的句话就是:我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我很累,但是我很愉快。我们要把工作当事业,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报国志向,练就真才实学,努力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把人生的事业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一)乐于教书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战略地位正在全面落实。一是 “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二是提出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三是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意见》带给教师群体深切的精神褒奖和人文关怀。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如果人的生命有一百次,而且每次都可以让我选择职业,那么我将一百次选择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是教师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更是一份传承文化,作育英才,为党,为国,为中华民族灿烂明天的事业。

我们教师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心爱的事业,才会更爱讲台,更爱校园,更爱学生,开心工作,以苦为乐,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教师的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二)倾注满腔情怀

教育情怀不是简单地呈现教师在育人实践活动中的喜怒哀乐这些心理状态和体验,而是用来表达教师发自内心的对教书育人的真诚、敬畏、责任和深沉的爱,表达教师对教书育人信念的坚守、教育理想追求的坚持,表达教师在精神领域里执着地追寻教育的生命意义和育人职业的崇高等。教师教育情怀是教师内心执念于教书育人的精神品性。它指向一种执着的大爱。

朱自清曾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爱是教育情怀的魂魄。教育有两个重要的目标,一是让人聪慧,二是使人高尚。一个只有懂得爱的人,才可能为自己和他人、社会创造幸福。爱使人高尚,这就犹如屈原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苏格拉底对正义的坚守。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义,没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大志,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家。

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教师有多大的胸怀,培养的学生就有多大的世界。如果教师都“带着生命的激情走进课堂”,在师生关系共同体中“孕育”人性之美、创造生命价值、提升审美情趣、构建丰满的精神世界,学校教育才是有爱的、有生命的、有情怀的,才是润育生命成长的教育。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就是今日应当养成的学生。这是教师承担的育人责任和使命,也是教师身份应有的教育情怀。

(三)助力学校发展

教师是增强学校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的关键,理应抓住这一机遇,在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斯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一方面要对学校一流建设规划充分认同。认同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一个理念如果你非常认同,便可充分调动你的团队和智慧来共同实现目标,实现人尽其才,百事俱举。自觉将规划作为工作的指导,将规划诠释的思想渗透进改革进程或政策制定中去,在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提升质量、树立品牌等方面下功夫。

另一方面要做好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才重要性就越凸显。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经济、科技、军事等核心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向往更美好的生活,都需要更好的教育、高品质的教育。伴随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一切都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和完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与时俱进的现代教师队伍,方法有很多,策略有多种,笔者简述这些,权当抛转引玉,以就正于方家。

关闭窗口

中南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