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我们一行五人踏上了去江华大圩支教的行程,老实说,去之前,我无比焦虑,既有对年幼儿子的牵挂与不舍,又有对陌生环境的抵触与抗拒。
早上8点多出发,一个多小时的高铁,再坐汽车到江华县城,已经是下午4点多。江华县城的教育局领导,热情地迎接了我们以及与我们同行的我校特聘专家王建立教授。大圩中学的唐校长亲自开车将我们几个接到了大圩中学,见到了那里与我们对接的老师。他们的热情朴实,顿时赶走了我所有的忐忑不安以及疲惫不堪。
大圩中学虽然是一座山里面的学校,但是有各级政府重视,中南大学也对口支援,学校的硬件设备并不差,相对其他乡镇中学,条件还算比较好的。只是由于地处偏僻山区,不容易留住人才,学校大都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充满激情,却苦于无处学习,无法得到更多的经验,而我们的到来,便被大圩中学唐校长称为最接地气的支教方式。
稍作整顿之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在新的环境中开始认真工作。第一天,在张书记和王教授的指导下,我们首先是听课。与我对接的小唐老师是刚从湖南农大毕业的特岗教师,在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刚毕业时的自己,满腔热情,却也摆脱不了作为青年教师的青涩。在这里,英语课应该是比较难上的科目,因为孩子们的基础比较差,课堂上用英语教学,孩子们都反映听不懂。但是,英语是语言学科,既然孩子们没办法在英语环境中成长,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就应该尽量营造有趣而轻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能接触英语,使用英语,把英语学习当成有趣而轻松的事情来完成。于是,在第一天听完课后,我便与他们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同时也针对孩子们的层次调整了第二天要上课的教学设计。我降低了教学难度,通过抽签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参与,这样后排的孩子不再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连续几天上课,我发现孩子们比我想象中好多了,大部分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作为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的老师,这样的配合度已经远超我预期了。
尽管每次我都不能按照自己原本的设计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对课堂上每个孩子的表现也有了总体的了解,也知道了他们的问题所在。我在所教班级的孩子做了一个调查,问及他们对英语的喜爱与想学好的决心,其中有两个男生表示不想学好英语,一个的理由是:“我是中国人,没必要学英语。”还有一个男生没有说明原因,但我猜测,不管什么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信心不足。而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内在动力,离开之前,我也跟孩子们许下了约定,要求他们给自己定下英语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目标,每天进行英语打卡,从每天坚持开始,下一次过去,我会关注他们的打卡情况,也会有针对性地找一部分孩子谈话,因为我知道,唤醒孩子们的内在动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老师当中,有一位年纪稍长的英语何老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是永州市区人,却将自己的大好青春都奉献给了大许中学——这所瑶山里的学校。有几个青年教师主动告诉我,他们曾经都是何老师的学生,何老师的性格极好,对孩子特别有耐心。何老师见到我的时候,特别谦虚:“于老师,向你学习。”边说边搓着双手,显得特别拘谨,却让人无法怀疑他的真诚。我看着何老师,内心深处特别感动,在这个父辈一般的长者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不过是因为身处省城学校,平台给予了我更多的学习机会。而无数个何老师这样朴实真挚的老师,用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为山里的孩子们搭建了走向山外的桥梁,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不占优势,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每个孩子的改变带动每个家庭的改变,而无数个家庭改变的合力便是一个地区进步最具体而直观的表现。这种改变不正是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吗?是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突然明白了支教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