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附属中学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党建 | 德育园地 | 教学教研 | 师生发展 | 家校互联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教研>>正文
杏坛寻梦山城间 国学逸兴漫无边
2015-12-08 10:43  

 

——语文组教师赴重庆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活动

中南大学第二附中语文组     李水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教育也是如此。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学校领导在前几次“请进来”之后,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走出去”的措施。122日至6日,语文组教师在校长助理张水良老师和教研组长田立志老师的带领下,一行9人前往重庆市璧山中学参加“第11 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纪念《背影》诞生90 周年同课异构高峰论坛”活动。

 

 

风雨涤尘,风流璧中。渝州古邑,重庆名区——璧山区,素有“状元故里”之美誉。璧山中学由清末进士高凌霄于1907年所创,而今正是这一方热土教育的代表。百余年来,璧山中学风雨兼程、开拓创新,走过了一段激情难忘的岁月,书写了一部自强不息的创业史,奏响了一曲跌宕激越的教育乐章。大文豪郭沫若、教育家陈礼江、哲学家熊十力、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著名社会学家许德珩、历史学家邓子琴等都在璧山中学书写了他们人生经历中不可复制的故事。

 

 

百年璧中,名流荟萃。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名教育工作者一起参加了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璧中党委书记吴平老师主持,常务副校长吴晓明老师代表学校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璧山中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领导郭永福、韩其洲,专家王本朝,博导潘庆玉,教授王克强等分别致辞祝愿活动的顺利开展。“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课题组总负责人谭蘅君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深入地论述了“文化教学”的含义,并期待更多的老师们能加入这一阵营,为之不断探索。

 

 

父子情深,生死背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背影》标杆课。抛开之前千篇一律 “父子情深”的主题,韩老师从字词切入,通过文中人物、关系情感、四次流泪等话题,直入文章主旨,深入文章情感。他提出“《背影》不只是写父子情深,也是表达家族的忧虑很让对生死的思考”的个性解读。融洽的氛围、高效的课堂,无不展示着韩师的大气;“背”字的解析、“生死”的解读,无不彰显着“文化教学”的魅力;自然亲切的语言、机智幽默的点拨,无不充满着艺术的乐趣。听课老师纷纷表示,《背影》让我们获益良多。“课堂上,韩军老师的背影是否也给我们一线教师留下深思呢?”

 

 

风云赛场,群雄逐鹿。 韩军老师的《背影》,激起了我们对人性生死的深思。而包括山东师大博导潘庆玉和江苏的文学教育学双博士王克强教授等在内的12位教师,对《背影》的同课异构,则让我们反思不已。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背影》,展示了不同的风格,诠释了不同的思想。正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体现。独特的视角、宽阔的视域、鲜明的风格、文化的解读,无不让我们感受深刻、受益匪浅。

 

 

 

周而复始,脆若浮萍。《雷雨》的同课异构更加精彩纷呈。上课的8位教师别出心裁,各显才能。有的发挥特长将我们引入那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景中,一切矛盾冲突,我们身临其境;有的从曹禺先生为各位人物取名的寓意出发,以姓氏来剖析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群像,如此种种,发人深省。而韩军老师的《雷雨》标杆课则更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一反之前的主题,以作者曹禺自己的话为蓝本,提炼出“神秘”这一主题词。同样的,他也从文中人物的姓名切入,集中到“周”和“萍”二字上,神秘的安排——周而复始;人物的命运——脆若浮萍。因此导致了矛盾的集中和悲惨的结局。《雷雨》的课堂,有时似和风细雨,师生互动,润物无声;有时如淫雨霏霏,声情并茂,遍降甘霖;有时又电闪雷鸣、大雨倾盘,悲悯情怀,重锤敲击。这一“神秘”的力量,韩军老师称之为“自然规律”,他指出“命运(自然规律)是操纵《雷雨》中人的人生的东西”,这样的个性解读,占领着思想的高峰,俯视经典,让人拍案叫绝。

 

 

同课异构,意犹未尽。本次活动的亮点就在于同课异构,在于探讨创新。12节不同的《背影》和8节各异的《雷雨》,来自多省市的大学教授、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青年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剖析着文本、演绎着精彩,向经典致敬。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对大师的缅怀崇敬、对课堂的开拓创新、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无不让我们惊叹、震撼以至于顶礼膜拜,也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范例,打开了创新的闸门。正如闭幕式上,谭蘅君老师总结点评中指出的:这些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文本出发,选择某个角度去挖掘文本蕴含的文化内涵,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开启了赛课的新时代。

 

 

打造“文化课堂”,彰显“文化教学”的底蕴和品味,突现“文化育人”的理念和前瞻性与高效性。在这次文化盛宴与高峰论坛中,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各地名师、教授、专家,也能与各校优秀教师交流探讨,真是收获良多、感受良多。正可谓:“杏坛寻梦山城间,云海璧山日夜天。研讨取经无限意,国学逸兴漫无边。”

 

关闭窗口

中南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版权所有